她是一位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是一位有着3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她以为民服务“孺子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坚守始终。她就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靳玉琼。
一、信仰坚定,坚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作为党员干部,她信念坚定、一心向党,用初心和使命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政治担当。作为思政课教师,她不忘初心、潜心育人,用执着和情怀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价值。
“学”得通透。在她的带领下,每周开展一次面向全体教师的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的政治学习、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学习成为全体思政课教师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她的引导下,全体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厚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悟”得深刻。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体教师一心投身于学院的建设、发展和改革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建近两年来,她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统筹推进机构建设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带领全体教师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学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改革成效显著。
“行”得坚实。在党史的学习教育中,她主动靠前,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党史学习教育一线,努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她的领带下,全体思政课教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大学生讲“党史故事”比赛、党史知识竞赛、党史“微课堂”和“四史”选修课教学、党史知识宣讲等。组织师生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和研讨‘四史’思政大课”活动。参加长三角妇女绣党旗活动、巢湖市党史微宣讲比赛、新站区高校思政课党史进课堂展示等活动。她走在前、当引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引导师生学党史、强信念、感党恩、做贡献。
(二)开拓创新,努力做学院的“带头人”
作为学院负责人,她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努力争做各项工作的“带头人”。
带头开展本科教学。2020年9月我校首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做好我校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她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主动承担起该课程的主讲教师。
带头参加教学能力大赛。2020年11月至今,她积极加入教学能力大赛并全力以赴带头备赛,在全体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团队以公共课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入围省赛。在她的直接带领和参与下,2021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有3支队伍参加校赛,其中2支队伍成功进入省赛,并获得学校教学能力比赛“最佳组织奖”。
带头申报提质培优。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四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学院发展改革的负责人和教科研攻关的领头羊,她注重培养业务精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并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在2020年提质培优项目申报中,她带头申报了《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和《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规划》两个项目。
(三)无私奉献,倾心做广大师生的“贴心人”
作为学院带头人,她致力于做好广大师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
爱岗敬业是她闪亮的“名片”。2020年5月29日,她在去学校值晚班的途中,不幸连车带人摔倒在地。经诊治,左胳膊三处骨折、左腿多处挫伤。此时,正值学校党史教育、党建与发展考核的关键阶段,她虽在住院,却仍旧坚守岗位。医生建议在家休息一个月,她却在手术后的第二周,就回到了办公室与同事加班加点投身于各项工作之中。
淡泊名利是她高尚的品格。一心只想让师生发展好、让马院发展好、让学校发展好,是她的工作信念和职业追求。在2021年度“三全育人”综合试点改革高校优秀专职思政课教师评选中,她条件优越,却主动放弃评选,把机会让给其他老师;在2021年度工会组织教师去黄山疗养活动中,她主动放弃被推进的资格和机会,把疗养的机会让给其他同事,这已是她连续两年让出名额了;在2021年度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活动,安徽省仅有两个名额,我校获得了1个名额,她又把进修的机会让给了年轻教师。在荣誉面前,彰显了她“让”的无私,而在责任面前,诠释了她“冲”的担当。
志愿服务是她快乐的追求。疫情期间,她毫不犹豫参加社会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她作为志愿者,积极为巢湖市妇联、凤凰山街道、柘皋镇、皖光社区等开展党史志愿宣讲,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并被安徽科技报、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刊登报道。今年3月被巢湖市妇联评为“巾帼女性优秀宣讲员”。
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个个小小的举动,无不体现了她对职业的追求,对工作的热爱,对价值的诠释,她深得师生的尊重和爱戴。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她初心不改,砥砺前进,矢志不渝带领全体教师,同心同德、拼搏进取,为合职大发展倾尽奉献力量,敬业奉献、铸魂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