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两校区会议室召开了春季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程和《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课程第一次集体备课会。会议分别由毛概教研室主任杨帆和德法教研室副主任王福娟主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以“深化理论教学,提升育人实效”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研讨与经验分享,推动新学期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会上,几位思政课教师代表分享了教学经验与备课思路。王福娟老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鲜活案例,深入阐述了《德法》课程专题二的教学重点;郭其兰老师则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等角度,详细讲解了《德法》课程专题三教学中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杨帆老师结合《毛概》专题一、二、三部分的教学设计,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并分享了如何将社会热点、学生痛点问题融入课堂教学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背后的历史逻辑与实践价值。
此外,教师们还围绕“如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充分利用生动的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将“大理论”转化为“小故事”,增强课堂的情感浸润效果。同时,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本次集体备课会为新学期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全体教师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为契机,凝心聚力,共研共进,努力将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最终转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集体备课常态化、制度化,为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坚实保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供稿:杨帆 审核:王文飞 胡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