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青春筑梦非遗行,匠心赓续承薪火——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开展暑期“三下乡”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筹) 发布时间:2025-06-28

  为引领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勇担文化传承使命,2025年6月24日至6月26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中华文化传承团——“青春筑梦非遗行”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合肥市,探访合肥非遗传承人。本次实践活动聚焦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通过寻访、对话、体验,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

79E5D

  寻迹:探问非遗薪火,感悟守艺艰辛6月24日,实践团队首站来到合肥市文化馆参观非遗展厅。在琳琅满目的非遗项目展陈前,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合肥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悠扬的庐剧到精巧的土陶、庐阳剪纸、庐州木雕、葫芦烙画、庐州蛋雕等手工技艺,感受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底蕴。随后,队员们专访了吴氏船模承人吴培老师吴老师给同学们讲述家族世代传承的故事,细介绍并展示工作室陈列的精妙绝伦的船模作品。面对学生关于“如何坚守船模制作技艺”、“传承中最大挑战”等问题,吴老师坦言“热爱与责任是支撑”,几十年的坚守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队员们对“工匠精神”和守护非遗的艰辛有了直观而深刻的体悟。

  问道:探寻校园传承,共话发展新路带着如何非遗文化更好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学生生活的疑问,团队第二站6月25日走进市级教育名师重点工程的戴萍美术名师工作室深入探访谈中,作为致力于非遗校园传承的实践者,戴萍老师详细地为团队师生介绍了工作室如何将剪纸、扎染、漆扇、纸笺加工技艺、绒花40余项非遗项目巧妙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与活动,分享了带领学生参加非遗创新设计、开展社区公益活动的经验。队员们围绕“如何激发青年学生兴趣”、“非遗进校园的难点与突破点”等问题与戴老师展开热烈讨论并在戴老师的指导下,带领小学生一起体验扎染、漆扇等非遗项目。这次访谈为队员们思考非遗在校园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思路。

  传承:探寻千年庐窑赓续匠心文脉。6月26日,实践团队最后一站探访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窑”,团队成员电商专业的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对本次探访开启了直播。在传承人吴云龙师傅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庐州窑文化体验馆,聆听庐州窑的辉煌历史、独特工艺及陶艺创作意义。吴师傅不仅为我们介绍了珍贵的古瓷器和现代创新作品,带领队员们进行沉浸式陶瓷制作体验。揉泥、拉坯、修坯……看似简单的步骤在亲自动手中变得充满挑战。看着转盘上坯体形态的微妙变化,一位同学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陶瓷,感受到了泥土的温度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一定要把这份体验分享给更多人。”通过访谈、体验,队员们对陶瓷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本次“三下乡”非遗探访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们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几位老师的指导下,走出校园,深入非遗传承一线“寻迹”中筑牢文化自信“问道”中启迪创新思维“传承”中体悟工匠精神

  指导老师纷纷表示,此次实践不是终点更是起点,计划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持续指导学生继续探访合肥非遗传承人,引导学生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创新者,用青春的智慧和力量,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合肥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供稿:王福娟 潘璠 审核:王文飞 胡心红


上一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青春对话信仰 初心照亮征程——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赴肥光社区开展“三下乡”主题实践活动

下一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星火耀童心,红韵润成长——“先锋新生代 青春心向党”实践团队走进肥光社区


版权所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鼓山校区:合肥市巢湖市凤凰山路; 汇心湖校区: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2号;联系电话:0551-82364245